威斯尼斯(wns8888·中国区)官方网站-Macau App Station

《岭南古代佛城研究》有新成果
文章类型:院部动态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8-02-12  点击次数:4178

    由威斯尼斯wns8888入口app西江研究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毛廷贵副教授主持的《岭南古代佛城研究》成果,收入广西社科规划办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广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成果汇编》,在第“九”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现将成果简介附录如下: 
   “岭南古代佛城研究”是2013年12月6日列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13BZJ002),经过一年三个月集中全国特别是两广专家学者的力量对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学术和实践成果,主要论证了牟子及其《理惑论》的真实性,确立了牟子出生地梧州为“岭南古代佛城”,还首次提出牟子是域外思想中国化的一人,倡议两广共建“珠江—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
    梧州是“岭南古代佛城”,这个成果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参加2014年11月18-19日,由威斯尼斯wns8888入口app、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纪念牟子诞辰千年暨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研究地位学术研讨会”所有专家和学者达成的共识。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和威斯尼斯wns8888入口app西江研究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毛廷贵副教授在《论牟子精神并创议两广共建‘珠江—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一文中指出“牟子是汉代苍梧人,是著名的《理惑论》作者。《理惑论》是在中国早期宗教思想文化史上一篇开创性著作,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并构成牟子精神”,《理惑论》“这篇著作,以设问作答的文体,将佛教的学说,以儒家、道家的理论加以对照、诠释,理出佛、道、儒三家学说的异同,借以宣传佛教,也宣传了儒、道;可以说是以儒、道眼光看佛教,也可以说是以佛教理论说儒、道,所以,完全可以称之为‘一箭三雕’的高手文章,是中国首篇佛教宣言,又是中国首篇对儒、道、佛三家比较研究的‘比较文学’,而且是最早体现儒、道、佛三家‘和而不同’思想的文化论著。《理惑论》在宗教和文化上如此多层面的首创性意义,体现了牟子作为珠江文化开创时期思想家代表之一,对中华文化的开创性贡献,同时也体现了珠江文化早就具有开创性、包容性的特质,尤其突出体现在宗教和文化的层面上。”《理惑论》“这篇著作出自苍梧(或苍梧人),从而可说苍梧是这中国佛教开篇的发祥地;芲梧是汉代岭南九郡之一,其中心梧州又是广信的一部分,广信是汉代岭南首府,是广信文化中心,是广府文化发祥地,是珠江文化、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理惑论》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思想的出现,正是这些文化发祥于此、‘始然于汉’(屈大均语)的一个依据和标志。由此可见,牟子及其《理惑论》具有开创中国佛教和珠江文化、岭南文化、广信文化、广府文化的卓越贡献和伟大精神;从而也可见称其萌生地苍梧(今梧州),为‘岭南古代佛城’、‘岭南文化古都’、‘岭南龙都’,都是符合历史实际、名至实归的。”原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俊康研究员在《牟子‘归苍梧’与‘云山古佛场’》一文指出“《理惑论》是我国第一本用儒道思想来阐述佛教理论的佛学著作,对佛教的中国化及其传播功不可没。牟子‘归苍梧’,居住在漓水与郁水交汇的苍梧郡广信城,与苍梧太守交好,又多与人交流和激辩。于是苍梧因牟子《理惑论》而成为佛教东传圣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佛教的初传,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较陆上丝绸之路为早。牟子的诞生、《理惑论》的深远影响及‘云山古佛场’的美誉,使拥有众多名刹古寺的梧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佛城。”
    梧州定位于“岭南古代佛城”,正如梧州市政协副主席梁华所言,“此次研讨会深入探讨与论证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的地位,不仅在学术界上有很高的价值,而且还将对大力提高梧州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促进梧州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快梧州文化建设、推动两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牟子——域外思想中国化第一人,这是“岭南古代佛城研究”课题的第二个重要学术成果。唐耀华等人合著的《域外思想中国化第一人——牟子》一文中认为:“牟子通过撰写全面阐释佛教思想的《理惑论》,站在‘三教合一’的高度,围绕佛教历史、人物、教义、佛经、佛法等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一一做出创造性的解释,从而使佛教在保留自身特质的前提下与古代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主流——儒家、道家学说在本质上保持一致,三者后来经过不断磨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因此,可以说,牟子不仅是佛教史上站在理论高度将域外佛学中国化的第一人,同时也堪称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将域外(即华夏以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人。”这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学术成果,因为它将改写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史。正如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维中在《理惑论的成书问题及思想内容论析》一文中指出的,他“撰写本文的意图就是为了强化《理惑论》及牟子之真实性的观点,并且呼吁学术界重新对其做出评价。”
    牟子——儒道佛三教圆融第一人,这是“岭南古代佛城研究”课题的第三个重要学术成果。威斯尼斯wns8888入口app副教授毛廷贵、唐峰陵的《牟子儒佛道三教圆融思想研究》则进一步明确牟子开创处理三教关系的思维方法即“三教圆融”,他们认为牟子以对中国儒家理论和老庄之学的深刻认识,创造性地将佛教理论融入中国儒道理论之中,从而成为在中国和世界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的儒道佛圆融的第一人,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成果。
    共建“珠江——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是“岭南古代佛城研究”课题的第四个重要学术成果。参加研讨会专家学者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加快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为弘扬“兼收并蓄、圆融会通”的牟子精神,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切实加强两广在宗教及民俗文化资源上的交流与合作,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发出倡议:合作共建“珠江——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这个意义十分重大。与会专家学者十分注重“岭南古代佛城研究”课题的成果转化,朱正国、康就升撰写的《从文化地理角度看‘珠江—西江文化带’》,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暨南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王元林教授和王颖写的《‘珠江-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的构建与开发》,朱良华写的《珠江——西江经济带背景下梧州发展体验性佛教文化旅游的思考 》,唐峰陵、毛廷贵写的《对梧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考》等论文对“珠江—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的内涵、意义和具体的开发路径作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要打响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这个品牌,将云浮市的“禅都”与“禅城”佛山以及广州、韶关等与“佛”、“禅”、“龙母”文化有关的城市串联起来,共同建设“珠江——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并建议两广省区发攺委主管两广共建“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机构或相关部门,将两广合作共建“珠江一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作为其本身一个项目或附加项目,纳入其建设规划中,并成立专门机构或相应部门兼管,予以直接领导和推进这项规刬的实施。
    其次建议由两广的社科联、社科院为主,合作组建“珠江一西江佛禅民俗文化研究合作联络组”,作为组织两广学者交流合作的联络机构,职能是联络协商,举办论坛,深化研究,促进交流,加强合作。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广西威斯尼斯wns8888入口app等共同作为发起单位。
    三是建议由两广的佛教协会合作组建“珠江一西江佛禅交流交流合作联络组”,由两广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组建“珠江一西江民俗文化硏究合作联络组”,分别就佛禅文化和民俗文化硏究组织交流合作,包括对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也可以用轮流举办协作会议的方式进行活动。在对海外的交流活动上,还应当特别注重发挥各地寺庙自身的独特资源和优势,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海外同道者的文化交流合作。
    四是建议两广旅游部门建立协商机制,开辟“珠江一西江佛禅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将区域内文化资源列为系列景点,并与东盟及海外诸国有相通或对应的文化资源对接起来,打造出跨境专题旅游线路或产品,以促进地域内外文化资源的交流合作,如:两广佛禅民俗游(梧州、肇庆、云浮、佛山、广州、清远、韶关、惠州),六祖足迹游(新兴、湖北黄梅、怀集、四会、广州、韶关、肇庆),佛禅寻根游(海路按禅宗始祖达摩来华线路,从印度到广州西来初地再到河南少林寺;陆路按唐僧取经之路游印度),蛋家风情游(既可贯串西江以至整个珠江水系游,又可在当今风行的“新马泰游”中加个海外蛋家风情游,此线路还可再开个东盟佛道游),此外尚可开拓东盟十国及各大洲的海外华人华侨中的广府、客风、潮汕风情游等,此类文化旅游线路的开拓,既是旅游业的兴旺,又是文化带的建设,更是对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对接和促进。
    五是建议两广企业家协会,组织发动企业界对共建“珠江一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的支持赞助。应当注意到在海内外企业界中,有不少佛禅民俗文化信众或同道者,同时在这“珠江一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的构建中,也必然会有不少文化产业投资建设项目,应当发挥信众或同道者好施行善的积极性,鼓励其赞助或投资建设,建议有关部门对这些赞助或投资予以优惠待遇。应当看到他们在海内外进行佛禅民俗文化企业的建设和投资,也即是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出贡献。
    六是希望两广省区的民族宗教局、外事办、华侨港澳办及相关社团,为两广“珠江一西江佛禅民俗文化带”与东盟及海上丝绸之路诸国的对接,提供更多的机会,开辟更多的途径,连结更多通江达海的纽带,铺开更多更宽的道路。应该看到,东盟十国与海外诸多国家地区,有悠久深厚的佛禅民俗文化资源,与两广“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地域的佛禅民俗文化有源远流长的血缘关系,佛禅在东盟和世界各地都有,曲江南华禅寺被尊为佛禅“祖庭”,在世界各地有20多个“分庭”;世界各地每年到光孝寺、六榕寺、国恩寺、丹霞山、飞霞山、西樵山、罗浮山等圣地晋谒的僧友信众络绎不绝,实际上从古至今一直都流通着两广与海外佛褝民俗传播交流之路,现在以建立“文化带”的方式,并且纳入“经济带”的建设与活动的层面上来,以发挥民间友好往来的优势,发挥佛禅民俗文化的纽带作用,既是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促进,也是对海内外佛禅民俗文化交流合作之路的开拓发展。希望两广省区和梧州、肇庆、云浮等城市领导予以重视和支持。
    “岭南古代佛城”这个宗教文化品牌,无论是对于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都具有相当高的含金量,建议广西和梧州市政府大力宣传,加强推介,必能对两广和人类的文明的和谐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文: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  李凯旋]

版权所有©威斯尼斯(wns8888·中国区)官方网站-Macau App Station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明科楼17楼 联系电话:(0774)5827598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
Baidu
sogou